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排污费征收工作稽查办法

时间:2024-06-26 11:47:0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58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排污费征收工作稽查办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 42 号

  《排污费征收工作稽查办法》已于2007年9月7日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三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局 长  周生贤
                          二○○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排污费征收工作稽查办法

  第一条 为保障依法、全面、足额征收排污费,纠正排污费征收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根据《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排污费征收稽查,是指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排污费征收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处理的活动。
  实施排污费征收稽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相关排污者进行立案调查。
  第三条 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排污费征收稽查工作。
  设区的市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环境监察机构承担排污费征收稽查具体工作。
  省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设区的市级以上的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排污费征收稽查。
  第四条 各级环境监察机构不得同时对同一排污费征收稽查案件进行稽查。
  上级环境监察机构正在稽查的案件,下级环境监察机构不得另行组织稽查。
  下级环境监察机构正在稽查的案件,上级环境监察机构不得直接介入或者接管该稽查案件,但可能影响稽查结果的除外。
  第五条 下级环境监察机构应当于每年的2月底前将本辖区内上一年度排污费征收稽查情况报上一级环境监察机构。上级环境监察机构发现稽查结果显失公正的,经调查核实后,应当予以纠正。
  第六条 排污费征收稽查工作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第七条 对排污费征收和稽查工作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予以奖励和表彰。
  第八条 有稽查权限的环境监察机构应当制定年度排污费征收稽查计划并组织实施。
  有稽查权限的环境监察机构可以根据公众举报、有关部门转办等确定稽查对象,并实施专项稽查。
  第九条 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立案稽查:
  (一)应当征收而未征收排污费的;
  (二)核定的排污量与实际的排污量明显不符的;
  (三)提高或降低排污费征收标准征收排污费的;
  (四)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减征、免征或者缓征排污费的;
  (五)未按国家有关规定的程序征收排污费的;
  (六)对排污者拒缴、欠缴排污费等违法行为,未依法催缴、未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者未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
  (七)不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未将排污费缴入国库的;
  (八)排污费征收过程中的其他违法、违规行为。
  对于不按国家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外的机构征收排污费,或者干预排污费征收工作的,也应当予以稽查。
  实施排污费征收稽查,追缴排污费,不受追溯时限限制。
  第十条 实施排污费征收稽查的环境监察机构,应当向被稽查对象发出《排污费征收稽查通知书》,告知稽查时间、稽查内容以及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但事先告知可能有碍稽查的除外。
  第十一条 环境监察机构在实施排污费征收稽查时,稽查人员应当两人以上,并向被稽查对象以及相关排污者出示环境监察执法证件。
  稽查人员与被稽查对象以及相关排污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二条 稽查人员在实施稽查时,有权行使以下职权:
  (一)约见和询问被稽查对象以及相关排污者有关人员;
  (二)现场检查相关排污者生产经营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三)查询被稽查对象排污费征收情况,查询相关排污者有关能耗、物耗、产品销售台账等,收集相关资料。
  被稽查对象及相关排污者应当积极配合,认真接受稽查人员的约见和询问,如实提供与稽查相关资料,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拒绝、阻扰或者妨碍稽查工作。
  第十三条 稽查人员应当为稽查涉及的相关排污者保守商业和技术秘密。
  第十四条 排污费征收稽查采取询问、调取查阅资料、现场核查等方式进行。
  稽查人员调查取证时,应当制作笔录。
  调取有关资料应当填写《调取资料清单》,一式两份。一份交被稽查对象,一份留存,所调取的资料原件应当自调取之日起60日内完整退还。
  第十五条 负责稽查的环境监察机构应当于稽查结束后30日内制作《排污费征收稽查报告》,报本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排污费征收稽查报告》进行审查并做出处理决定,制作《排污费征收稽查处理决定书》,送达被稽查对象,同时予以公告。
  第十七条 对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征收而未征收排污费,或者排污量核定与实际排污量明显不符以及未按照排污费征收标准计算排污费数额,导致少征收排污费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直接责令排污者补缴排污费至其指定的商业银行或信用社(国库经收处),商业银行或信用社(国库经收处)应当于当日将收到的排污费按照国家规定的中央、地方预算比例解缴本级以上各级国库。
  第十八条 经稽查,发现下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连续十二个月,对辖区内20家以上排污者应当征收而未征收排污费或者少征收排污费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由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直接核定并征收该辖区内所有的排污费,期限不超过一年。
  第十九条 对排污者拒缴、欠缴排污费行为,未依法催缴、未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者未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负责征收排污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7日内催缴,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者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也可以直接责令排污者补缴排污费至其指定的商业银行或者信用社(国库经收处),商业银行或者信用社(国库经收处)应当于当日将收到的排污费按国家规定的中央、地方预算比例解缴本级以上各级国库。
  第二十条 对其他违反法定程序征收排污费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第二十一条 对违反国家规定,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外的机构征收排污费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有关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直接核定并征收排污费,期限不超过一年。
  第二十二条 经稽查,发现多征收排污费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办理退库,或者在下月(季)征收排污费时扣除。
  第二十三条 经稽查,发现排污者少缴排污费且属于排污者责任的,做出排污费征收稽查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排污费征收稽查处理决定追缴排污费,并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2‰的滞纳金,滞纳金收入随追缴的排污费一并缴入国库。排污者少缴排污费属于征收机构责任的,不另加收滞纳金。
  应当补缴排污费的排污者,逾期仍不缴纳排污费和滞纳金的,由做出排污费征收稽查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排污者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做出排污费征收稽查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申请本部门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国家规定批准减缴、免缴或者缓缴排污费的;
  (二)不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未将排污费依法缴入国库的;
  (三)不履行排污费征收管理职责,情节严重的。
  第二十五条 对经稽查发现的应当由其他部门管辖的排污收费中的违法违纪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排污费征收稽查工作结束后,应当将稽查中形成的有关材料立卷归档。
  第二十七条 排污费征收稽查的常用法律文书格式,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规定。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证明(录取通知书)用章和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通知

教育部 公安部


教育部、公安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证明(录取通知书)用章和办理户口迁移手续的通知
教育部 公安部



现将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证明用章及办理户口迁移手续事宜通知如下:
一、从2000年起,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证明(录取通知书)必须盖学校公章,不再加盖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录取专用章。新生持录取证明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二、普通高等学校在学校所在地办理新生集体户口落户手续时,应向当地公安机关出具盖有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录取专用章的录取新生名册。
三、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将本通知转发至本地区各普通高等学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将本通知转发至县公安局。
1991年原国家教委、公安部和原商业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证明(录取通知书)用章等手续的通知》(教学〔1991〕20号)即行废止。



2000年4月13日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龙卡章程和业务管理办法等有关条款的修改内容

建设银行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龙卡章程和业务管理办法等有关条款的修改内容
建设银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我行信用卡业务管理的需要,总行对现行建总发字〔1994〕第111号文件颁发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龙卡章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信用卡业务操作规程》中有关信用卡担保的条款进行了修改。修
改内容如下:
一、《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龙卡章程》修改内容
(一)第五条改为:
个人办理龙卡,须提供有经济偿还能力的保证人(单位),或交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或以相应的财产抵押。
(二)第六条改为:
保证人(单位)在持卡人因使用龙卡而发生透支时,依法承担连带责任。以个人资产抵押的,在持卡人逾期一个月不偿还透支金额及利息时,发卡机构有权依法处置其抵押资产,如不足以抵偿透支金额及利息,持卡人仍负偿还责任。
(三)第十三条改为:
龙卡有效使用期最长为二年。过期即失效,期满如需继续使用,需向发卡机构换取新卡。换卡时,保证人如不继续担保,必须书面向发卡行退保。
(四)第十四条改为:
持卡人和保证人的工作单位、住所和电话等变更,须及时书面通知发卡机构;单位变更持卡人,须及时到发卡机构办理有关手续,并承担一切可能发生的资金损失和风险。
(五)第十八条改为:
本章程由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总行制定、修改和解释,修改时无论持卡人、保证人是否知悉,均具有约束力。
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龙卡申请表(个人、单位)》修改内容
保证人承诺栏改为:本人/本单位愿为上述申请人担保,并保证:当被保证人帐户发生透支而不按建设银行龙卡章程和有关协议还款时,依法承担连带经济责任;在被保证人所持信用卡清户前,未经发卡行同意,不得自行退出保证人地位。
三、《领用建设银行龙卡协议》修改内容
(一)第四条改为:
丙方愿就乙方向甲方领用龙卡事宜提供如下保证,本条款可单独成立。
1.当乙方不偿还龙卡欠款时,一经收到甲方索款通知,即应依法承担连带经济责任,代乙方履行偿还所欠本金和利息的义务。
2.保证期限为乙方开户领卡起至乙方退回龙卡,办理完销户手续止。并在被保证人所持信用卡清户前,未经发卡行同意,不得自行退出保证人地位。
3.在保证期间,丙方不愿继续为乙方担保,必须向甲方提出书面退保申请,经发卡行同意,待乙方偿还了龙卡债务40天后,或更换了担保方式后,方可解除保证责任。
(二)第五条第三款改为:
乙方龙卡备用金帐户发生透支,一个月内不能补足时,甲方有权用乙方保证金归还透支本息。不足部分乙方仍承担偿还责任。
(三)第六条改为:
乙方向甲方设置有价证券或财产抵押时,须签订书面合同为本协议的必要附件,需将有价证券或抵押单据交给甲方保管。乙方逾期一个月不偿还龙卡债务时,甲方有权依法处置有价证券或抵押物,并从价款中受偿。受偿后不足部分乙方应继续归还甲方,多余部分,待乙方办理完销户手
续,无未了结的龙卡债务后,由甲方退还乙方。
四、《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信用卡业务管理办法》修改内容
(一)第十一条改为:
个人及单位办理龙卡,须提供有经济偿还能力并对其资信负责的保证人(单位),或交存一定数额的保证金(个人不少于一万元,单位不少于五万元),或提供相应的财产抵押。
保证人(单位)在持卡人因使用龙卡发生债务时,依法承担连带经济责任,申请人交存保证金或提供财产抵押的,在逾期一个月不偿还债务,持卡人仍负偿还责任,保证人(单位)仍承担连带经济责任。
(二)第二十九条改为:
担保形式及其基本条件:
1.个人担保。原条款不变。
2.单位担保。为申领人担保的单位,其办公地点应在发卡行城市所在地,具备法人资格,有偿还债务能力,资信良好。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发卡行对单位担保的形式应慎重掌握。
3.有价单证担保。申领人用有价单证担保,仅限于国库券、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金额与交存保证金数额要求相当。个人不得以股票作担保,企业债券一般不得作为担保。申领人作担保的有价证券必须经过公证,并与发卡行签订书面合同。
4.个人财产担保。申领人用个人财产作抵押的,其抵押品应是易于确定价值、易于变现、便于保管、不易损坏的财产。发卡行根据申领人的资信情况及抵押品的类别,确定抵押担保的价值额度不得低于五万元人民币。申领人需将抵押品向保险公司投保,并将经公证过的抵押品单据交
发卡行保管,双方签订书面合同。
5.保证金担保。担保的保证金必须是自有资金,存期与龙卡使用期相同,由发卡机构按交存时的同期同档定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个人卡交存保证金最低限额为一万元,公司卡交存保证金最低限额为五万元,与其它担保方式并用时,保证金数额最低限额为5000元。
五、《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信用卡业务操作规程》修改内容
(一)第二条第9款改为第10款,第9款为:
有价单证是否经过公证,抵押物是否保险,是否与发卡机构签订书面合同。
(二)第三十四条改为:
发卡机构对信用卡逾期债务按以下程序处理:
(一)打印透支情况表,通知透支的持卡人及保证人。
(二)对透支一个月仍未还款的,查阅其申请资料及签订的有关合同。如其交有保证金或以有价证券、资产作抵押发卡机构须依协议规定从透支第31天起可以以保证金、有价证券、抵押资产进行清偿;不足部分,发卡机构继续向持卡人和保证人发出索款通知,限期还款。
(三)持卡人和保证人不履行还款义务,发卡机构应依法向司法机构提请处理。
(四)经司法机构处理后,透支款项仍未还清,发卡机构可商保险公司补偿,或根据有关规定做呆帐处理。



1995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