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印发《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的通知

时间:2024-06-23 09:49:5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50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印发《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署


关于印发《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的通知
国家新闻出版署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
为贯彻落实《出版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现将与该办法配套使用的《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印发你们,请参照使用。

附件: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
(一)出版管理行政处罚立案审批表
(二)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案件询问笔录
(三)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案件调查笔录
(四)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案件勘验笔录
(五)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
(六)出版物鉴定书
(七)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案件委托调查函
(八)听证申请告知书
(九)听证通知书
(十)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案件听证笔录
(十一)行政处罚有关事项告知书
(十二)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意见书
(十三)行政处罚决定书(当场处罚适用)
(十四)行政处罚决定书(立案处罚适用)
(十五)不予行政处罚通知书
(十六)建议追究刑事责任意见书
(十七)建议吊销营业执照意见书
(十八)建议给予行政处分意见书
(十九)行政处罚决定强制执行申请书
(二十)送达回证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一)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案件立案审批表
-------------------------------
| |(姓名或名称、性别、年龄、法定代表人的 |
| 当事人 | |
| |姓名、职务、年龄等) |
|-------|---------------------|
|主办、主管部门| |
|-------|---------------------|
|案件来源 | |
|-----------------------------|
|立案理由:(主要违法事实、性质等) |
| |
| |
| 承办人: |
| 年 月 日|
|-----------------------------|
|部门意见: |
| |
| |
| 负责人: |
| 年 月 日|
|-----------------------------|
|机关负责人批示: |
| |
| |
| 负责人: |
| 年 月 日|
-------------------------------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二)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案件询问笔录
-------------------------------
|询问时间 | |
|-------|---------------------|
|询问地点 | |
|-------|---------------------|
|询问人 |(姓名、职务) |
|-------|---------------------|
|被询问人 |(姓名、性别、年龄、地址、电话) |
|-------|---------------------|
|在场人 | |
|-------|---------------------|
|记录人 |(姓名、职务) |
|-----------------------------|
| |
| 问: |
| |
| 答: |
| |
| |
|被询问人: |
| |
-------------------------------
共 页 第 页
注:笔录完成后交被询问人阅读或向其宣读;被询
问人拒绝签名或盖章的在笔录中注明。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三)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案件调查笔录
-------------------------------
|调查事项 | |
|-------|---------------------|
|调查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
|-------|---------------------|
|调查地点 | |
|-------|---------------------|
|调查人 |(姓名、职务) |
|-------|---------------------|
|记录人 |(姓名、职务) |
|-------|---------------------|
|被调查人 |(姓名、性别、年龄、职务等) |
|-----------------------------|
| |
|调查过程和结果: |
| |
| |
| |
|调查人: 被调查人: |
| |
-------------------------------
共 页 第 页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四)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案件勘验笔录
----------------------------------
|勘验事项 | |
|-------|------------------------|
|勘验时间 | |
|-------|------------------------|
|勘验地点 | |
|-------|------------------------|
|勘验负责人 | |
|--------------------------------|
|勘验情况与结果:(现场状况、使用仪器与手段、勘验过程、结果等) |
| |
| |
| |
|--------------------------------|
|勘验人员: |
|--------------------------------|
|勘验负责人: |
----------------------------------
共 页 第 页
注:本笔录适用于对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设备进
行的勘验。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五)
证据先行登记保存通知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
第二款和《出版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第二十七条
的规定,经我局负责人批准,现将你处的下列证据先
行登记保存,保存时间自××年××月××日至××
×年×××月×××日,在此期间不得转移、毁坏:
(种类、名称、数量)
特此通知
××新闻出版局
年 月 日
注:1、本通知书一式两联,一联留存,一联送当事
人;
2、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需移至他处的,在通知
书中说明。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六)
出版物鉴定书
(文号)
出版物名称:
出版者: 出版日期:
印制者: 开 本:
发行者: 印 数:
作 者: 定 价:
书(刊、版)号:
×××(送审单位)于××年×月×日提请对上
述出版物进行鉴定,(鉴定要求)。
简要案情:
鉴定情况:
鉴定结论:根据(××法律、法规或规章)第×
条的规定,以上出版物属××××出版物。
鉴定人:
××新闻出版局出版物鉴定专用章
年 月 日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七)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案件委托调查函
××新闻出版局:
我局正在查处××案件,因为
,根据《出版管
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第三十条,特委托你局协助调
查以下事项:
请将调查结果及时函告我局。
××新闻出版局
年 月 日
附本案有关材料××份。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八)
听证申请告知书
你(单位)因 ,我局拟给予
的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
罚法》第四十二条和《出版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
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你(单位)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现予告知。请在接到本告知书后三日内向我局提出听
证申请,在此期间未提出听证申请,视为放弃听证要
求。
××新闻出版局
年 月 日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九)
听证通知书

关于 一案,当事人××
×提出听证申请,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和《出版管理行
政处罚实施办法》第三十四条之规定,现决定举行听
证会。举行时间: ;举行地点:
。请准时参加。
特此通知
××新闻出版局
年 月 日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十)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案件听证笔录
--------------------------
|案件名称: |
|------------------------|
|时间: |地点: |
|-----------|------------|
|主持人: |书记员: |
|------------------------|
|当事人: |
|------------------------|
|调查人员: |
|------------------------|
|其他参加人: |
|------------------------|
|记录内容: |
| |
| |
| |
|当事人(或委托代理人): 调查人员: |
--------------------------
共 页 第 页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十一)
行政处罚有关事项告知书
你(单位)因 ,你局拟给予
的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处罚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现告知我局拟作出上述
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如下:
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
十一条、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你(单位)有就本案进
行陈述和申辩权利,现予告知。请在接到本告知书之
日起七日内向我局提出陈述和申辩。
××新闻出版局
年 月 日
注:不属听证范围的行政处罚案件和属于听证范围而当
事人未提出(或逾期提出)听证申请的行政处罚案
件,在作出处罚决定以前应向当事人发出本告知
书。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十二)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意见书
-------------------------------
|案件名称| |承办部门与承办人| |
|----|-----|--------|---------|
|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址| |
|当|--|-------|--|-------------|
|事|单位| |地址| |
|人|----------|--|-------------|
| |法定代表人| |职务| |性别| |年龄| |
|-----------------------------|
|简要案情(违法事实): |
| |
| |
| |
|-----------------------------|
|立案与调查取证情况: |
| |
| |
| |
-------------------------------

-------------------------------
|理由、依据与处罚意见: |
| |
| |
| 承办人: 承办部门负责人: |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
|法制工作部门复核意见: |
| |
| |
| |
| 承办人: 部门负责人: |
|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
|-----------------------------|
|机关负责人决定: |
| |
| |
| |
| 机关负责人: |
| 年 月 日 |
-------------------------------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十三)
-------------------------------
| ××新闻出版局行政处罚决定书(一联) |
| 新出即罚字××年××号 |
| 当事人 , |
|因从事 , |
|根据 |
|的规定,给予以下行政处罚: |
| |
| |
| 。 |
| |
| 承办人: |
| 年 月 日 |
| 审核人: |
| 年 月 日 |
-------------------------------
注:本文书用于当场处罚,一联用于备案,二联用于存
档,三联交当事人;文书具体内容根据《行政处罚
法》关于简易程序的规定和案件事实填写;四、本
文书中缝须加盖本机关印章。

-------------------------------
| ××新闻出版局行政处罚决定书(二、三联) |
| 新出即罚字××年××号 |
| 当事人 , |
|因从事 , |
|现根据 的规定于|
| (时间、地点)|
| ,给予当事人下列行政处罚: |
| 。 |
| 当事人 必须于 年 月 日以|
|前到 银行缴纳罚款。 |
| 如不服本处罚决定,可在接到本决定书之日起15 |
|日内向 申请行政复议,或者直接向人民 |
|法院起诉。 |
| |
| ××新闻出版局 |
| 年 月 日 |
-------------------------------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十四)
××新闻出版局行政处罚决定书
文号
当事人:
违法事实:
法律依据:(根据××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第×
条的规定,决定给予当事人下列行政处罚:)
处罚种类与幅度:
处罚的履行方式与期限:
救济方式:(当事人如不服本决定,可在接到决
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
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新闻出版局
年 月 日
注:本文书适用于立案查处的处罚案件,具体内容按照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实施办法》第47条的规定填
写。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十五)
不予行政处罚通知书
文号

我局查处的××××案,经调查,发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政处罚法》第×条的规定,决定不予行政处罚。
特此通知
××新闻出版局
年 月 日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十六)
建议追究刑事责任意见书
文号

我局对×××案件已调查终结,现查明当事人×
××有下列严重违法行为:

我局认为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犯了《刑
法》第××条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现根据《行政
处罚法》的规定,将案件移送你院,建议依法追究当
事人×××的刑事责任。
现将该案有关材料××份一并移送,请你院将有
关情况书面告知我局。
××新闻出版局
年 月 日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十七)
建议吊销营业执照意见书
文号
工商行政管理局:
我局对当事人 的 违法行为于 年
月 日给予了行政处罚,现根据 的
规定,建议你局吊销当事人 的营业执照。请你
局予以研究,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告知我局。
××新闻出版局
年 月 日
附:本案行政处罚决定书及有关材料 份。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十八)
建议给予行政处分意见书
文号

我局已对×××违法案件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
你单位×××系本案直接责任人员(或单位主管人
员),在本案中 。现建议你单位依法给
予该人行政处分。请予研究,并将处理情况书面告知
我局。
××新闻出版局
年 月 日
附本案行政处罚决定书1份。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十九)
行政处罚决定强制执行申请书
文号
××××人民法院:
我局于××××年××月××日作出的行政处罚
决定(文号),已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拒绝
履行,现申请贵院予以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事项
如下:
××新闻出版局
年 月 日
附本案行政处罚决定书1份。
出版管理行政处罚文书示范格式(二十)
送达回证
------------------------------------
| |姓 名| |案件名称 | |
| |----|---------------------------|
|受|住 址| |
|送|----|---------------------------|
|达|单位名称| |案件名称 | |
|人|----|------------|-----|--------|
| |地 址| |法定代表人| |
|------|------------------|--------|
|送达文件名称|数 量|签收日期|收件人签名或盖章 |送达人签名或盖章|
|------|---|----|---------|--------|
| | | | | |
|------|---|----|---------|--------|
| | | | | |
|----------------------------------|
|备 注: |
| |
| |
| |
------------------------------------
承办人 年 月 日





1998年4月30日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批复《第四批实施合格认证的汽车产品(首批汽车空调制冷装置合格认证产品)目录》的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批复《第四批实施合格认证的汽车产品(首批汽车空调制冷装置合格认证产品)目录》的函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中国汽车产品认证委员会:
你委员会《关于申请汽车空调(HFC-134a)制冷装置等七种汽车产品认证项目的报告》(汽认委〔2000〕003号)收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经研究,批准你委员
会上报的第四批实施合格认证的汽车产品(首批汽车空调制冷装置合格认证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第四批汽车产品目录,见附件),并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告”(2001年第1号)予以公布。
第四批汽车产品目录所依据的标准以现行有效的推荐性行业标准为准。如果行业标准重新修订,则在修订标准实施之日起,用新标准替代本目录中的相应标准,我局不另行文。
望你委员会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自律机制,规范认证行为,并自觉接受有关方面的监督。

附件:
第四批实施合格认证的汽车产品(首批汽车空调制冷装置合格认证产品)目录
------------------------------------------------------------
|序号| 产 品 名 称 | 认 证 用 标 准 |
|--|-----------------------|-------------------------------|
| | |QC/T656-2000汽车空调制冷装置性能要求 |
|1 |汽车空调(HFC-134a)制冷装置 | |
| | |QC/T657-2000汽车空调制冷装置试验方法 |
|--|-----------------------|-------------------------------|
|2 |汽车空调(HFC-134a)用压缩机 |QC/T660-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压缩机试验方法 |
|--|-----------------------|-------------------------------|
|3 |汽车空调(HFC-134a)用贮液干燥器 |QC/T662-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贮液干燥器 |
|--|-----------------------|-------------------------------|
|4 |汽车空调(HFC-134a)用液气分离器 |QC/T661-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液气分离器 |
|--|-----------------------|-------------------------------|
|5 |汽车空调(HFC-134a)用热力膨胀阀 |QC/T663-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热力膨胀阀 |
|--|-----------------------|-------------------------------|
|6 |汽车空调(HFC-134a)用软管及软管组合件|QC/T664-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
|--|-----------------------|-------------------------------|
|7 |汽车空调(HFC-134a)用密封件 |QC/T666-2000汽车空调(HFC-134a)用密封件 |
------------------------------------------------------------



2001年1月19日

兽药药政药检工作管理办法

农业部


兽药药政药检工作管理办法


(一九八九年九月二日农业部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兽药管理条例》第三条、第三十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级农牧行政管理机关和兽药监察所从事兽药药政、药检工作,必须遵守《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本办法。

第二章 药政工作职责
第三条 农业部主管全国兽药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监督《兽药管理条例》的实施。根据《兽药管理条例》,制定、修订《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各项管理办法、规定等药政法规,并监督实施。
(二)行使对全国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权,发布兽药质量通报。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规划兽药的生产和布局。
(三)组织兽药典委员会制定、修订国家兽药标准,审批、发布国家兽药标准,废止不适用的兽药标准,并监督实施。
(四)审批第一、二、三类新兽药和新生物制品,并颁发《新兽药证书》。
(五)组织兽药审评委员会审评兽药,决定淘汰兽药品种、禁止使用品种、饲料药物添加剂允许使用品种。
(六)负责进出口兽药监督管理工作,受理注册、审批进口兽药,核发《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和《进口兽药许可证》,公布《进口兽药注册目录》,批准国外兽药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
(七)负责审批开办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决定部管产品品种,核发批准文号。
(八)负责菌、毒、虫种的管理和进出口的审批。
(九)负责协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的药政工作和各级兽药监察所的监察、检验工作。
(十)组织仲裁兽药生产、经营、使用以及进出口中的重大质量事故和纠纷。
(十一)组织培训全国兽药管理人员。
(十二)国家授权有关兽药管理的其他事宜。
第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主管本辖区兽药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兽药管理条例》以及国家有关兽药药政法规。
(二)监督执行国家兽药标准,组织制定、修订、审批、发布地方兽药标准,并监督实施。负责审批兽药新制剂。
(三)行使本辖区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权,通报兽药质量情况。
(四)负责考核兽药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兽医医疗单位的制剂室,核发《兽药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许可证》、《兽药制剂许可证》,会同有关部门规划辖区内的兽药生产、经营布局。
(五)审批已有国家兽药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兽药品种的生产,决定发给或撤销标准文号。
(六)审批国家已注册的国外兽药的进口、核发《进口兽药许可证》;负责出口兽药的出证工作。
(七)处理、仲裁兽药生产、经营、使用中的质量事故和纠纷,决定行政处罚。
(八)审批兽药广告。
(九)指导地区、市、县畜牧(农牧)局的兽药管理工作和兽药监察所的监察、检验工作。
(十)组织培训兽药管理人员、兽药监督员。
第五条 地区、市、县畜牧(农牧)局主管本辖区兽药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兽药管理条例》以及国家有关兽药药政法规和上一级农牧行政管理机关发布的有关兽药管理规定。
(二)行使本辖区兽药生产、经营、使用的监督管理权。
(三)调查、处理兽药生产、经营、使用中的质量事故和纠纷,决定行政处罚。
(四)向上级农牧行政管理机关反映兽药生产、经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六条 兽药监督员应具备药剂师或助理兽医师以上技术职称,熟悉兽药管理和检验技术知识,并在国家药政、药检部门任职。
第七条 兽药监督员是在各级农牧行政管理机关领导下代表政府对兽药管理行使监督、检查的专业执法人员,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兽药管理条例》以及国家有关兽药药政法规,监督辖区内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和个人执行兽药药政法规。
(二)向所属农牧行政管理机关反映兽药生产、经营、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
(三)对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单位或个人违反兽药管理规定的事件进行检查,并向农牧行政管理机关提出处理意见。
(四)对生产和市场销售的兽药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质量可疑的兽药,有权按规定抽样送兽药监督所检验处理,并严格取缔假劣兽药。
(五)对兽药广告的宣传品进行监督,发现违反规定的,向本辖区农牧行政管理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处理意见。

第三章 监察、检验工作职责
第八条 中国兽药监察所是农业部领导下的国家兽药质量监督、检验、鉴定专业技术机构。各级兽药监察所受同级农牧行政管理机关领导,在业务技术上受上级兽药监察所的指导。
第九条 中国兽药监察所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全国兽药质量的监督,抽检兽药产品和对兽药质量检验、鉴定的最终技术仲裁。
(二)参与国家兽药标准的拟订和修订。
(三)负责第一、二、三类新兽药、新生物制品和进口兽药的质量审核及复核试验,并提出报告。
(四)负责兽药检验用标准品(对照品)、参照品和生产、检验用菌、毒、虫种的研究、制备、标定、鉴定、保管和供应。
(五)开展有关提高兽药质量、制定兽药标准、检验新技术的研究,承担国家下达的其他研究任务。
(六)负责国家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工作。
(七)调查兽药检验工作,了解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对兽药质量的意见,掌握全国兽药质量情况。
(八)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兽药监察所和生物制品厂监察室的质量监督工作。
(九)培训兽药检验技术人员、推广检验新技术。
(十)开展国内外兽药学术情报交流。
第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兽药监察所的职责是:
(一)负责本辖区的兽药质量监督、检验、技术仲裁工作,并定期抽检兽药产品,掌握兽药质量情况。
口岸兽药监察所还负责进口兽药的质量检验工作。
(二)负责制定和修订兽药地方标准,参与部分国家兽药标准的起草、修订工作。
(三)负责兽药新制剂的质量复核试验,提出试验报告。
(四)调查、了解本辖区的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
(五)指导辖区内兽药生产、经营企业和制剂室质检机构的业务技术工作,并协助解决技术上疑难问题。
(六)负责本辖区兽药检验技术交流和技术培训。
(七)开展有关兽药质量、兽药标准、兽药检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工作。

第四章 兽药产品的审批
第十一条 兽药生产厂生产兽药产品,必须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申请批准文号。申请批准文号须提交下列资料、样品:
(一)兽药产品生产申请表(一式三份);
(二)配方及原料、辅料的标准(一式两份);
(三)生产工艺(一式两份);
(四)产品说明书和标签的样稿(一式两份);
(五)三个批号的产品样品,送检量为一次检验量的3~5倍(附生产单位质检部门检验报告书)。
第十二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对申请资料进行申查。必要时应检查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受理的,经签章后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兽药监察所进行质量复核检验。
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应在30天内做出是否同意受理的决定。
第十三条 兽药监察所收到畜牧(农牧)厅(局)已审核的兽药产品生产申请表和送检样品后,按规定的兽药标准复核检验产品样品,并提出检验报告送畜牧(农牧)厅(局)和申请企业。合格的,经畜牧(农牧)厅(局)审核批准后,发给批准文号。
兽药监察所应在收到兽药产品生产申请表和送检样品后60天内完成复核检验工作。畜牧(农牧)厅(局)应在收到检验报告后30天内做出是否发给批准文号的决定。
第十四条 兽药监察所对送检的产品样品要留样观察。有效期限的产品应保存到有效期后1年,一般药品应保存3年。
第十五条 兽药生产企业制定的兽药优级品企业标准,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认定及兽药监察所质量复核合格的可申报省优产品。被评定为省优产品的,经中国兽药监察所质量复核合格后,可申报部优产品。

第五章 兽药质量监督、检验
第十六条 各级兽药监察所应通过产品检验、生产现场调查和抽检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兽药,进行兽药质量监督。
第十七条 兽药监察所检验的兽药必须填写检验报告单,列出各项检验结果及数据。对检验不合格的,应提出处理意见,连同检验报告单报农牧行政管理机关,由农牧行政管理机关做出处理决定,通知生产单位。
第十八条 抽检外地生产的兽药,发现不合格的或质量有疑问的,应报本辖区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由畜牧(农牧)厅(局)做出处理决定或会同产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做出处理决定。
第十九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兽药监察所之间对兽药产品的检验方法或兽药质量的评定有分歧意见时,可共同会检或报送中国兽药监察所仲裁。
第二十条 兽药监察所对辖区内生产的兽药产品,应建立质量档案,内容包括:产品质量标准、配方、生产工艺、生产情况、不良反应、用户反映、质量情况和质量事故及其处理结果等。
第二十一条 为保证兽药监察工作顺利进行,兽药监察所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一)工作计划、检查和总结报告制度;
(二)技术责任和岗位责任制度;
(三)检品收办、检验、报告、登记、收费制度;
(四)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五)标准品、标准溶液保管、制备制度;
(六)麻醉药品、毒剧药品保管制度;
(七)精密仪器、设备使用、管理、维修保养制度;
(八)药品、试剂、器材供应、管理制度;
(九)动物饲养管理制度;
(十)安全保密制度。

第六章 兽药质量的仲裁
第二十二条 兽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三方,对兽药质量有争议时,可在药品有效期内或负责期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申请质量仲裁。如果兽药争议涉及两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由争议方省级畜牧(农牧)厅(局)协商解决;如仍有争论的可向农业部申请仲裁。
第二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接到兽药质量仲裁申请后,根据申请仲裁的内容,可直接裁决或指定兽药监察所进行仲裁检验后裁决。
第二十四条 兽药监察所接到畜牧(农牧)厅(局)指定的检验仲裁任务后,要向与仲裁相关的各方进行调查,了解发生争议的实际情况,制定仲裁检验方案,并通知争议各方。
第二十五条 抽检样品要根据仲裁检验方案,从发生质量争议产品的同批未开封包装中抽样。如果投产品已用完,可抽检生产企业留样观察的样品。如果生产企业不按规定留样观察,无法验证产品质量时,仲裁机关可根据申请仲裁一方提供的样品检验结果进行裁决。
兽药监察所应会同争议各方共同进行抽样。抽样必须从同批产品中随机取样,产品残存数量较多时,应从5个包装中分别抽样,混合后检验,样品要有代表性。
第二十六条 兽药监察所根据仲裁检验方案,必须按该产品标准(以国家药品标准、地方标准的顺序)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并提出检验报告单,报送畜牧(农牧)厅(局),同时分送有争议的各方。
第二十七条 畜牧(农牧)厅(局)应根据兽药监察所的检验结果(如需做动物试验的,还应根据动物试验结果)作出裁决。对违反《兽药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的,应同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受理质量仲裁申请的畜牧(农牧)厅(局),应在收到检验或试验结果后,30天内作出仲裁决定。
第二十八条 争议中的一方,对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的裁决不服时,可向农业部申请复裁,由中国兽药监察所进行最终仲裁检验,报农业部裁决。
第二十九条 裁决机关受理仲裁案件后,对有争议的残存产品,在仲裁期间应予封存,不准销售或使用。
第三十条 仲裁经费(包括产品检验费和动物试验费等),应由责任一方承担。如双方都有责任,由仲裁机关裁定,按双方应负的责任分别承担。

第七章 违章兽药的处理
第三十一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县以上各级农牧行政管理机关处理本辖区内违反《兽药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所规定的违章兽药案件。
第三十二条 各级农牧行政管理机关对没收的假劣兽药,应会同有关部门并有当事人在场的情况下,监督销毁处理。
第三十三条 对查处质量有疑问的兽药,应先行封存,待取得检验结果后,再按规定处理。
农牧行政管理机关对封存待查的兽药应在收到检验报告后的30天内作出处理的决定。
第三十四条 对查处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销售的违章兽药,由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将兽药检验报告单和处理意见通知产地或销售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执行处罚。违章兽药由查获当地农牧行政管理机关处理。
第三十五条 对未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批准,擅自将非兽药转为兽用,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和第四十条的规定,视同假兽药处理。
第三十六条 各级农牧行政管理机关对违章兽药案件的处理过程、证据资料及处罚决定,应建立档案备查,并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违章案件档案应至少保存五年。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厅(局)应每年将违章兽药案件处理情况总结上报农业部。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审批、监督、检验兽药,需收取费用的,按照《兽药审批监督检验收费标准》执行。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农牧渔业部1983年5月12日颁发的《兽药检验所工作细则(试行)》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