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2024-06-26 17:18:3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907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加强对劳动模范的管理,更好地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作用,推动全市“两个文明”建设,根据《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结合本市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分为:市、县、区特等劳动模范;市、县、区劳动模范;市直属局(总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先进生产(工作)者标兵、先进生产(工作)者。
第三条 市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分别由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市劳动模范称号由市人民政府授予。
县、区特等劳动模范称号,分别由县、区人民政府、法院、检察院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授予;县、区劳动模范称号,分别由县、区人民政府授予。
市直属局(总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的先进生产(工作)者标兵、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由市直属局(总公司)和企事业单位授予。
第四条 对各级先进模范人物,实行荣誉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除授予荣誉称号外,给予一次性的物质奖励。奖励标准,按省、市有关规定执行。物质奖励原则上不重复发放。连续三届被评为市特等劳动模范,可晋升一级工资(从第十七届市劳模大会开始计算)。本人属于企
业的,占企业奖励工资指标;本人属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占年终奖励工资指标。
市级劳动模范命名表彰大会每二年召开一届,对有突出贡献的,可随时命名表彰。县、区级劳动模范命名表彰大会每二年召开一次。市直属局(总公司)和企事业单位表彰大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
第五条 劳动模范评选的基本标准是,本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有显著贡献。被评选者必须是在四化建设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和改革创新、对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先进人物;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模范;是具备高
尚的精神面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文明的模范;是勤奋学习政治理论、科学文化、业务技术、经营管理知识,努力掌握现代化建设本领的模范;是坚持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同各种不良倾向作斗争的模范。
第六条 劳动模范的评选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扬民主,层层选拨推荐。不得由领导者自行圈定。推荐企业领导干部,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群众讨论。
第七条 凡被授予劳动模范先进称号的,在晋级、住房分配和享受集体福利待遇等方面,应优先照顾。
市特等劳动模范、劳动模范的待遇:(1)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日常医疗和到外地就诊及疗养所需费用按省有关规定由所在单位负责报销。对市特等劳动模范,发给优诊证。(2)市特等劳动模范住房按照本企业(单位)领导分房标准分配,本人一般不少于十五
平方米,同居家属每人五平方米。对市劳动模范的住房,各单位可根据本单位住房条件优先给予解决。(3)本人年龄在三十五周岁以下的,单位应优先选送深造。对文化水平较低的,要创造条件给予补习,在报考各类院校时,可按规定享受劳动模范分数段。(4)市特等劳动模范其配偶
和未成年子女在外地属城镇户口的,可优先调入本市。(5)对不实行休假制度的市特等劳动模范,可在当届内每年享受十五天的休假待遇,其工资照发。(6)凡连续当选三届市特等劳动模范的,退休后可增加特殊贡献工资百分之五,但增加工资后本人退休费不得超过退休前原工资标准
。(7)市特等劳动模范逝世后,其骨灰安放在当地革命公墓。
第八条 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对劳动模范实行分级管理。市特等劳动模范、劳动模范由市总工会负责;县、区特等劳动模范、劳动模范由县总工会和区工会办事处负责;市直属局(总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的先进生产(工作)者标兵、先进生产(工作)者,由市直属局(总公司)工
会和本单位工会负责。
第九条 要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的骨干、桥梁和带头作用,支持他们的工作。对歧视、压制和打击劳动模范的,要认真查处。
第十条 凡是伪造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事迹或因犯罪受到刑事处分及因犯严重错误受到开除、留用察看处分者,撤销其荣誉称号。其程序按审批劳动模范的权限执行。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齐齐哈尔市总工会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 本办法与上级规定抵触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1986年12月23日

关于2004年度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合作分析取样方案和相关检测分析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家烟草专卖局


国烟科技[2004]31号

关于2004年度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合作分析取样方案和相关检测分析工作安排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在2003年度国内样品取样方案的基础上,结合2004年全国各省烟叶种植计划,经研究,确定了2004年度取样方案(见附件1)和国内外烟叶样品(取样/检测分析)清单(见附件2、3)。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04年度样品取样/检测分析工作要求
  1、国内烟叶样品取样工作
  各取样单位要按照取样方案的要求,对照各自的取样清单,认真做好取样工作,并与对应的检测单位联系好样品的交接工作,样品寄出(以邮戳为准)或送达检测单位的截止时间为11月15日。
  由于样品取样工作的代表性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可用性,各取样单位务必派人到产区取样,各省局(公司)科技、烟叶主管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协助完成样品取样工作。样品取样费用由国家局负担。
  全国烟叶样品取样的监督、指导工作由郑州烟草研究院烟叶质量评价课题组总负责。
  2、国外烤烟样品取样工作
  今年的国外样品主要为巴西和津巴布韦的进口烟叶,共36个等级,全部安排由本企业技术中心检测,请技术中心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样品问题,如果没有样品,请及时与科教司联系样品调剂工作。
  3、样品检测分析及数据结果的上报工作
  各检测单位收到样品后,须认真查收样品,编制样品档案。并及时开展分析工作,于2005年3月1日前将所有分析数据汇总到郑州烟草研究院,通过数据的填报格式上载数据,数据填报格式可从网上下载,网址:sjk.ztri.com.cn。2004年6月15日起行业内各有关单位可以通过该网查询2003年度烟叶样品数据结果。
  二、关于《应用近红外检测技术快速测定烟叶主要化学成分(20项指标)的研究》项目所需烟叶样品的安排
  《应用近红外检测技术快速测定烟叶主要化学成分(20项指标)的研究》项目已经开展了一年,由于该项研究需要一定的烟叶作为基准样品,为减少取样工作量,避免重复取样,要求各检测单位收到样品统一研磨后,除自留做检测用外,须于12月15日前向郑州烟草研究院等5家单位(名单见附件4)分别寄送整套样品。所有样品须附送烟叶卡片两张(可复制),并附上样品清单。
  各单位如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可与国家局科教司或郑州烟草研究院联系。
  科教司联系人:张虹、程多福
  电话:010-63605723,63601389
  E-mail:zhangh@stma.tobacco.gov.cn
      kj-kj@stma.tobacco.gov.cn
  郑州院联系人:赵明月、王峙、尹启生
  电话:0371-6230543,0371-6228800转2361、2381。
  E-mail:wz@ztri.com.cn






二OO四年五月二十一日

   附 件: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合作分析取样方案
http://www.tobacco.gov.cn/messageshowpic.php?news_id=789&pic_id=0
  2004年度国内烟叶样品(取样/检测分析)清单
http://www.tobacco.gov.cn/messageshowpic.php?news_id=789&pic_id=1
  2004年度国外烤烟样品(取样/检测分析)清单
http://www.tobacco.gov.cn/messageshowpic.php?news_id=789&pic_id=2
  参加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快速测定方法(近红外)研究单位名单
http://www.tobacco.gov.cn/messageshowpic.php?news_id=789&pic_id=3



九江市地震应急反应预案

江西省九江市人民政府


九 江 市 人 民 政 府 文 件

九府发(2001)09号
 
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地震应急反应预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庐山管理局,九江、共青开发区,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有关单位:
《九江市地震应急反应预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二OO一年三月十五日


九江市地震应急反应预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我市的防震减灾工作,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和其他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地震应急工作实行政府统一领导,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地震应急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
第四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参加地震应急工作的义务。驻市部队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地震应急工作的重要力量。
第二章 应急机构
第五条 九江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是我市日常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机构,同时也是破坏性地震发生时的抗震救灾指挥部。
第六条 日常防震减灾工作,由九江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具体负责。临震和震后的抗震救灾工作,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分别由临时成立的各专业组负责实施。
九江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各专业组的组成:
(1)震情监视组(市政府地震办公室、九江地震台)
(2)通讯联络组(市电信局,市邮政局、市移动通信公司)
(3)抢险救灾组(九江军分区、九江武警支队、市消防支队)
(4)医疗防疫组(市卫生局、市医药公司)
(5)物资组应组(市财政局、市计委、市经贸委、市供销社、市粮食局、市物资局)
(6)交通运输组(市交通局、港务局、铁路部门、民航局、市公安局)
(7)生活安置组(市民政局、震区所在地政府)
(8)治安保卫组(市公安局、九江武警支队)
(9)震害评估组(市政府地震办公室、九江地震台、市建设局、市民政局、市人保保险公司)
(10)宣传报道组(市广播电视局、九江日报社、市政府地震办公室)
第七条 各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及单位,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地震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备案。
第三章 临震应急
第八条 地震临震预报,由市、县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发布,其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发布地震预报。
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传播地震谣言。发生地震谣传时,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协助人民政府迅速予以平息和澄清。
第九条 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进入临震应急期,有关地方人民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用物资、设备、人员和占用场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阻拦;调用物资、设备或者占用场地的,事后应当及时归还或者给予补偿。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各专业组必须迅速做好如下工作:
一、震情监视组
1、加强震情监视,及时分析微观资料,加强与邻省地震部门的联系工作,及时传递信息,交流资料,会商震情。
2、组织专业人员到地震预发区收集宏观前兆异常资料,做好赴震区进行宏观调查的准备工作。
二、通讯联络组
1、对通讯枢纽工程、重要通讯线路和机房等通讯设施进行震灾预测,对发现可能遭受震灾的部分及时采取措施治理。
2、做好各种应急通讯器材的准备和通讯设备抢修的组织工作,以利震后对毁坏的通讯设备进行紧急抢修。
三、抢险救灾组
1、根据实际情况,向预报区的居民以及其他人员提出避震撒离的劝告。情况紧急时,组织进行避震疏散。
2、组建抢险救护队,做好抢险救援的准备。
四、医疗防疫组
1、组建医疗工作队,准备好医疗抢救及卫生防疫的药品、器械及救护车辆、野外急救手术台、医疗手术工作车等。
2、开展抗震救灾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宣传自救互救的救护常识。
五、物资供应组
1、各级财政、物资、商业、供销、粮食等部门,应根据地震预报发震区的人口、预测灾害程度及发震季节,计划安排好生活必须品的调拨供应工作。
2、组织筹备防震和抗震救灾的材料、工具、用具,如运输工具、各种类型的挖掘机械、搭建防震棚的建筑材料等。
六、交通运输组
1、组建抢险维修交通设施工作队。
2、对公路、铁路、桥梁、港口、机场等交通设施进行震灾预测,发现险段、险点及时采取措施加固或排除。
七、生活安置组
1、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路线和地点。
2、做好市民的安全疏散和灾民安置的前期准备工作,负责临时住房的搭盖和分配工作。
八、治安保卫组
1、做好党政机关、机要部门及重要生命线工程的安全保卫工作。
2、加强对地震危险区的劳教人员、在押人员及社会上有恶习人员的管制工作,对重大要犯、首犯安排转移。
3、检查枪支弹药以及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存放和保管的情况,有计划地安排装卸转移。
九、震害评估组
1、对建筑物,特别是大型建筑、大型厂矿、大型水库及交通枢纽等生命线工程进行安全性检查工作。
2、对设防标准不符合要求且易造成震害损失的建筑物,提出防御措施和紧急处理意见,并协调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尽快落实。
十、宣传报道组
1、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开展有关宣传活动,及时防止和平息地震谣传、误传。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
2、宣传有关的地震法规,普及包括震时自救和互救在内的地震知识。
第四章 震后应急
第十条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即进入震后应急期,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各专业组应当立即开展如下工作:
一、震情监视组
1、在半小时内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并立即报告抗震救灾指挥部及上级地震主管部门。
2、2小时内向震区派出宏观调查组,收集灾情信息,开展震害快速评估并速报抗震救灾指挥部。
3、及时提供地震发展初步趋势意见,并提出防范措施,编写震情通报。
4、在震后3小时内派出地震监测流动台,进一步监视震情发展。
二、通讯联络组
1、保证震区与市人民政府的通讯联络,保证抗震救灾指挥部与各专业组之间的通讯联络及与上级有关部门的通讯联络。
2、组织力量抢修震区通讯设备和线路,确保通讯畅通。
三、抢险救灾组
1、调派部队及民兵抢救、挖掘被压、被砸人员,抢救国家重要财产、机要档案、文物等。
2、配合有关部门尽快抢修道路、桥梁,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设施,负责可能发生的火灾预防和扑救。
四、医疗防疫组
1、各医疗救护队迅速赴灾区进行伤病员的救治活动,并做好伤、残、病员的登记、转移、护送工作。
2、做好卫生防疫、人畜疫病防治和污染源、传染源的紧急处理工作。
五、物资供应组
1、做好抗震救灾物资尤其是群众生活急需物资的组织、储备、调拨工作,以解决灾区群众吃、穿、住、用的基本需求。
2、做好各种救灾物资的接收、保管和分发、调运工作。
六、交通运输组
1、保证救援物资、药品和抗震抢险工具、器械及伤残病员的运送工作。
2、抢修遭受破坏的公路、桥梁、铁路、机场、港口等设施。
七、生活安置组
1、负责震区群众的疏散安置和吃、穿、住、用等工作,尤其是做好死难者的善后工作和孤、老、幼、残人员的安置工作。
2、拟定救灾标准,发放救灾款、物。做好灾情调查、统计工作。
八、治安保卫组
1、负责首脑机关、重要部门、国家重要建筑设施和财产的安全保卫工作。
2、加强社会治安巡逻,维护社会秩序,严防哄抢事件发生,对趁火打劫和其他刑事犯罪活动进行严厉打击。
3、加强震区劳教人员的管制工作。
4、采取临时必要的交通管制办法,确保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九、震害评估组
1、调查地震破坏情况,统计地震伤亡人数,圈定地震影响烈度,进行震害经济损失的评估工作。
2、对由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进行调查,评估损失。
3、写出震害评估的总结报告。
十、宣传报道组
1、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及时报道震情及震后地震趋势会商意见。安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
2、负责抗震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及时平息可能产生的地震谣传、误传。
上述各专业工作组必须按其职责范围,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工作预案。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即能迅速投入工作。
第五章 奖励与处罚
第十一条 对在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或奖励:
一、出色完成破坏性地震应急任务的;
二、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或抢救人员有功的;
三、因震情、灾情测报准确和信息传递及时而减轻灾害损失的;
四、在防震、抗震、救灾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
第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本预案的规定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的要求实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
二、违抗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拒不承担地震应急任务的;
三、有特定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应急期不坚守岗位、临阵脱逃或玩忽职守的;
四、贪污、挪用地震应急工作经费、物资的。
第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并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阻碍抗震救灾人员执行公务或进行破坏活动的;
二、盗窃、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产的;
三、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地震应急工作的。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九江地震台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