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时间:2024-04-28 15:58:12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94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公安部 建设部


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

1988年10月3日,公安部、建设部

第一条 本规则适用于大、中城市和重点旅游区停车场的规划设计,小城市可参照执行。
第二条 专用和公共建筑配建的停车场原则上应在主体建筑用地范围之内。
第三条 机动车停车场内必须按照国家标准GB5768—8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交通标志,施划交通标线。
第四条 机动车停车场的出入口应有良好的视野。出入口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须大于五十米;距离交叉路口须大于八十米。
第五条 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大于五十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二个;大于五百个时,出入口不得少于三个。出入口之间的净距须大于十米,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七米。

公共建筑配建的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包括吸引外来车辆和本建筑所属车辆的停车位指标。
第六条 机动车停车场内的停车方式应以占地面积小、疏散方便、保证安全为原则。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一。
第七条 机动车停车场车位指标,以小型汽车为计算当量。设计时,应将其他类型车辆按表一所列换算系数换算成当量车型,以当量车型核算车位总指标。
第八条 机动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二规定。
第九条 在停车场内停放的机动车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表三规定。
第十条 机动车停车场内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得小于六米。
第十一条 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应不小于表四规定。
第十二条 机动车停车场通道的最大纵坡度应不大于表五规定。
第十三条 自行车停车场原则上不设在交叉路口附近。出入口应不少于二个。宽度不小于二点五米。
第十四条 自行车停车方式应以出入方便为原则。主要停车方式见图二。
第十五条 自行车停车场主要设计指标应不小于表六规定。
第十六条 公共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是指吸引外来自行车的停车位指标。专用自行车停车场的停车位指标应不小于本单位职工人数的30%。
第十七条 各类建筑配建的停车场车位指标应不小于表七至表十八规定。
第十八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细则,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公安部和建设部备案。
第十九条 本规则由公安部和建设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则自一九八九年一月一日施行。(图表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司局表彰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


卫生部机关司局表彰工作管理办法

卫 生 部 办 公 厅 文 件

卫办人发[1999]第235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机关司局表彰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部机关各司局:
为加强卫生系统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性,理顺司局表彰工作关系,使司局表彰工作规范化,根据卫生部14号令《全国卫生系统荣誉称号暂行规定》有关条款,特制定《卫生部机关司局表彰工作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十五日




卫生部机关司局表彰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条 本办法所称表彰包括司局级表彰和部级表彰。
司局级表彰分为司局表彰、司局联合表彰和办公厅表彰。
部级表彰分为卫生部表彰、卫生部与其他部委联合表彰和其他部委与卫生部联合表彰。
第二条 各司局应当在每年12月底前将下一年度表彰计划报送人事司。计划包括:表彰目的、名称、内容、规模、时间、地点、等级、形式等。
每个司局原则上每年度只报一项。
第三条 以司局名义表彰的,由主办司局向人事司报送计划;以司局联合名义表彰的,由有关司局联合向人事司报送计划;以办公厅名义表彰的,由承办司局提出计划,办公厅同意后向人事司报送计划。
第四条 以卫生部名义表彰的,由承办司局向人事司报送计划;以卫生部和其他部委名义联合表彰或者其他部委和卫生部联合表彰的,由有关司局与其他部委协商一致后向人事司报送计划。
第五条 人事司对各司局提出的表彰计划进行审核后,拟定年度表彰计划草案,报部务会审定。未经部务会批准的原则上不能进行表表彰。
司局级表彰和部级表彰总数每年为3至5项。
第六条 每项表彰先进集体不超过参加评选单位总数的1一2%,先进个人不超过评选范围人数的 1—3‰
第七条 表彰实行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以精神奖励为主。可颁发奖牌、奖状、证书和奖金。荣誉证书或奖状的称谓要体现专业性,不与部级荣誉称号(白求恩奖章、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卫生系统劳动模范)雷同。
第八条 除卫生部与人事部联合进行的表彰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外,司局进行的表彰不与待遇挂钩。承办司局要在通知中明确。
第九条 表彰机关公务员必须报人事司审核。表彰处及处以下公务员经所在司局领导同意后报人事司审核,表彰司局级公务员经人事司审核后报主管部领导审批。
第十条 本办法由人事司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关于部机关司局进行表彰工作的意见》同时度止。


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市场监管执法效能,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家工商总局《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制定本制度。
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根据商场、超市、批发企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食品店等不同的食品经营场所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分类监管措施,明确对各类食品经营主体的监管重点、监管方式,切实提高监管效能。
一、严格监督食品商场、超市等企业加强自律管理,确保入市食品质量合格
(一)监督商场、超市等企业,在巩固索证索票、进货台帐“两项制度”成果的基础上,切实履行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义务。工商所要结合日常市场巡查,督促其完善“两项制度”和落实法定责任与义务。
(二)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商场、超市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建立健全“两项制度”的电子台账。基层工商所应当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并逐步与商场、超市等企业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对接,不断提高监管效能。
(三)积极创新监管方式方法,采取随机抽取商场、超市等企业经营的食品和“倒查”的办法,检查其落实查验记录义务和建立健全“两项制度”落实的情况。
(四)鼓励商场、超市等企业对经营的食品进行自检或送检,加强对配备有检测设备的商场、超市等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其自检行为。
(五)切实加强对商场、超市等企业经营的预包装食品、进口食品、散装食品等食品种类的质量安全的监管,重点检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督促商场、超市等企业针对处于保质期内、临近保质期、保质期届满等不同情况的食品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在陈列场所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对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食品的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
(六)鼓励和引导商场、超市等企业与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重点企业实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等形式的协议准入,减少中间环节,保障食品质量。
(七)基层工商所要指导本辖区食品商场、超市等企业设立食品安全联络员,及时报送食品安全信息和食品经营动态信息。
二、严格监督食品批发企业建立和完善食品销售台帐,确保食品经营行为规范
(八)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监督批发企业履行好查验义务和进货查验记录义务的同时,应当监督食品批发企业记好销货台账。
(九)县级及其以上地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建立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网络,并逐步实现与食品批发企业建立的以销售台帐为核心的食品安全计算机管理体系的有机衔接,及时规范经营行为,不断提高监管效率。
(十)严格监督批发企业向食品进货单位提供与食品零售单位的进货凭证统一格式、统一内容的销货凭证。
三、严格监督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市场开办者切实承担法定义务
(十一)监督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开办者履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审查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建立食品经营者档案,记载市场内食品经营者的基本情况、主要进货渠道、经营品种、品牌和供货商状况等信息;建立和完善食品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对食品经营者的培训;设置食品信息公示栏,及时公开市场内或行政机关公布的相关食品信息。
监督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场内经营者依法履行查验或进货查验记录义务。
(十二)工商所要结合日常巡查,加强对市场开办者履行食品安全管理义务的监督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开办者没有履行对场内食品经营者经营资格审查,发现场内违法行为没有及时制止、报告的,工商所应当监督其改正,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十三)引导和督促农村集贸市场推广“一户多档”、“实名登记”、“证明登记”、“标牌公示”等四项制度,引导其规范和诚信经营。
(十四)工商所应当指导本辖区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设立食品安全联络员。
(十五)加强对配备有必要检测设备的大型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监督管理,鼓励其对经营的食品进行自检。
四、严格监督食品店履行查验义务,确保食品来源合法
(十六)监督食品店履行查验义务,对购入的食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
(十七)鼓励食品店在巩固进货台帐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其管理水平和经济实力,采取账簿登记、单据粘贴建档、计算机管理等多种方式,进行进货查验记录。
(十八)积极引导食品店参与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活动。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志、统一承诺、统一亮证亮照经营、统一监督电话等“五个统一”的要求,规范食品店经营管理,使食品示范店做到:经营主体资格有效规范;食品质量合格和入市退市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合法规范;食品经营者自律管理制度健全规范。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八日